YO~《碟中谍》,又名《不可能的任( rèn)务》,已经陪伴影迷走过了( le)将近30个年头。
当年34岁的靓( jìng)汤,也在30载岁月沉淀和磨( mó)炼中,变成了浓郁醇厚的( de)老汤。
如果你是这个系列( liè)或阿汤哥的影迷,你都不( bù)需要去关心是否值得进( jìn)影院,《碟中谍8》作为原则性( xìng)上,大阶段性上,总结性上( shàng)的“最后一部”系列电影,我( wǒ)当然是推荐大家进影院( yuàn)去享受这来自上世纪的( de)经典谍战类型回响。
第8部( bù)作为该系列时长最长的( de)一部《碟中谍》,作为已经62的( de)阿汤哥,这部电影依然拼( pīn)尽全力,缔造一份经得起( qǐ)电影历史长河考验的古( gǔ)典,传统,老派,独属于该系( xì)列绝对魅力的严肃谍战( zhàn)类型片。
同时,《碟中谍8》,连同( tóng)前作第7部,也成为该系列( liè)想要让自己挤进史诗级( jí)别的警示预言野心之作( zuò)。
BUT,凡是都有个BUT,《碟中谍8》做到( dào)了吗?《碟中谍8》在整个系列( liè),又处于什么水准。
今天这( zhè)期!就来微醺剧透不影响( xiǎng)观影的探讨,《碟中谍8:最终( zhōng)清算》具体成色如何!
《碟中( zhōng)谍8》作为第7部的直接续作( zuò),最初想采用了背靠背的( de)拍摄方式,副标题在最开( kāi)始,也把7定成part one, 8则为part two。可见这( zhè)两部电影故事为完整一( yī)体。
按照最原始计划,两部( bù)电影会接连在21和22年上映( yìng),结果遭遇了疫情和演员( yuán)编剧大罢工,导致7和8命运( yùn)多舛,但总算都和影迷高( gāo)调见面。
不过或许也因为( wèi)第7部在票房上,没获得超( chāo)预期的成功,于是第8部悄( qiāo)悄改了副标题,从最初计( jì)划的《致命清算:part two》,改成了《最( zuì)终清算》,一定程度想要以( yǐ)一个相对全新的系列最( zuì)终章亮相,想以此来获得( dé)更多观众的期待和关注( zhù)。
不过从故事剧情上,7和8已( yǐ)成一体。
《碟中谍8》承接了第( dì)7部伊森团队在追踪一个( gè)叫“实体”的失控AI,这AI的源代( dài)码被存放在一艘隐蔽性( xìng)极高的俄核潜艇上,结果( guǒ)被AI自己自导自演击沉该( gāi)潜艇,从而想要逃逸掉人( rén)类的控制。
而唯一能获得( dé)开启存放AI潜艇机库的,是( shì)一对交叉结合的十字钥( yào)匙,钥匙成了第7部的麦高( gāo)芬,伊森,政府,以及AI的使徒( tú)盖布瑞尔,都在想方设法( fǎ)得到该钥匙。
获得该钥匙( shi),和取得得击沉核潜艇坐( zuò)标,就等于控制住AI,为自己( jǐ)所用。
第7部最后,伊森成功( gōng)获得了十字钥匙,但此时( shí)他并不认为任何组织,政( zhèng)府或个人,能掌控全人类( lèi)AI的命运之匙,为了钥匙的( de)安全,他选择隐秘起来,随( suí)机而动,想方设法从盖布( bù)瑞尔那获得潜艇坐标,目( mù)的是毁掉AI源代码。
但此时( shí)全球危机四伏,AI在不断侵( qīn)入全球各政府机密和核( hé)武控制权,各国进入了前( qián)所未有深深的猜疑链中( zhōng)无法自拔,AI也正在腐蚀着( zhe)人们的心智,对大众散布( bù)的难辨真假的信息,让全( quán)人类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zhōng)。
留给伊森和他团队的时( shí)间不多了,他需要再次承( chéng)担不可能的任务,去解除( chú)人类被AI奴役的未来。
先聊( liáo)影片优点!《碟中谍8》作为该( gāi)系列目前的收官之作,我( wǒ)看完还是很感动的,如果( guǒ)说第7部重新让基特里奇( qí)回归,白寡妇再次对应她( tā)母亲麦克斯,那么第8部则( zé)更为极力在剧情和角色( sè)上,联结此前该系列的不( bù)少人物和情节,让我看了( le)很是亲切和动容。
和第7部( bù)一样,第8部依然在老搭档( dàng)克里斯托弗·麦奎里的导( dǎo)筒下,做出新的老派尝试( shì),让影片的整体基调,回归( guī)到好莱坞传统谍战片黄( huáng)金时代的电影语言中去( qù)。
从第7部开场核潜艇那阴( yīn)冷的色调起,就让7走进到( dào)冷战思维模式的肃杀氛( fēn)围中去,第8部更是把上世( shì)纪90年代的冷战思维提升( shēng)到了全球各国各自为营( yíng),人人自危互不信任的处( chù)境中。
而AI作为新时代的一( yī)个代表性产物,又正好迎( yíng)合当下AI爆发的时期,AI像一( yī)把利刃一样直插进本就( jiù)不太和平的现实世界,AI只( zhǐ)需要轻轻的推波助澜,进( jìn)而就能导致新世纪全球( qiú)冷战新模式在影片中发( fā)酵,愈演愈烈。
冷战思维设( shè)定作为第7部塑造AI反派的( de)上层建筑,而第8部反而没( méi)在AI这上层建筑去加盖楼( lóu)层,而是向下去探索了AI反( fǎn)派建筑下的基石,也就是( shì)人类自身,毕竟说到底AI也( yě)是人类创造的。
这是我觉( jué)得第8部很了不起的一点( diǎn),第8部让虚无的AI反派转化( huà)成人类猜疑和信任危机( jī)的关键工具,所以伊森真( zhēn)正要面对的反派,说到底( dǐ)还是人性弱点本身,进而( ér)影射当今现实世界的不( bù)安全感和不信任,保护主( zhǔ)义策略形成对应。
第8部为( wèi)了能达到比此前更大格( gé)局的反派威慑力,在影片( piàn)前半段用了更多的篇幅( fú)去编织剧情,去构建一个( gè)更为宏大真实的世界观( guān)。
这其实也是我前面提到( dào)古典,传统的老派谍战片( piàn)做法,不断给观众提供更( gèng)多的细节,去暗示桌子底( dǐ)下那颗炸弹真正爆发的( de)威力有多强大,去营造暴( bào)风雨前所带出更恐惧的( de)氛围。
影片对于AI反派和人( rén)性探索的深究,相信不少( shǎo)人和我一样,让我关联到( dào)不少电影。比如《2001太空漫游( yóu)》,AI对照了HAL9000。
比如《奇爱博士》,人( rén)类进入到恶性循环的信( xìn)任危机。
比如《蝙蝠侠黑暗( àn)骑士》,对于人性的终极考( kǎo)验,就不过多剧透了。
甚至( zhì)是《指环王》,AI那只虚拟的数( shù)字之眼,让我想到了魔戒( jiè)世界里水汪汪的索伦之( zhī)眼,虚幻没有实体,但却无( wú)时无刻的窥探着我们的( de)方方面面。
还有大家都在( zài)聊的《终结者审判日》,对抗( kàng)邪恶AI。
除了AI反派设定,影片( piàn)在剧情叙事的B线上,还能( néng)在已经是该系列第8部的( de)电影中,为观众延伸更多( duō)主角伊森的另一面,也是( shì)让我相当惊喜的一点。
影( yǐng)片通过巧妙联动系列此( cǐ)前的作品,从而带出伊森( sēn)更多不为人知的过往和( hé)解释,让伊森和AI,伊森和全( quán)球危机的关系造成更强( qiáng)的矛盾冲突,但又在这B线( xiàn)伊森角色塑造上,去扣回( huí)到A线拯救全人类的危机( jī)中,故事结构做得很稳。
而( ér)且如果你是作为碟中谍( dié)系列的一路走来的影迷( mí),你会对伊森这次更深入( rù)角色刻画的B线情节感动( dòng),伊森和卢瑟,伊森和本吉( jí),伊森和团队,以及伊森和( hé)自己,伊森和过去,都在这( zhè)部电影划上了一个完整( zhěng)且有着饱满情绪的句点( diǎn)。
该系列那句经典台词:“我( wǒ)们活在阴影下的生与死( sǐ),为了所爱之人,也为了素( sù)未谋面的人们”,这句话很( hěn)好在影片中这些鲜活的( de)角色尤其是伊森中得到( dào)完美体现。
伊森和团队这( zhè)样的价值观,正好克中了( le)AI所无法触及的人性变量( liàng),伊森用自己的行动证明( míng)了人类艰难维护和平的( de)渴望和不遗余力。
或许对( duì)于更多人来说,更关心的( de)还是影片的动作戏份,影( yǐng)片依然延续了阿汤哥不( bù)要命的实力,在影片中真( zhēn)正意义上做到了上天入( rù)海的壮举。
中段伊森潜入( rù)核潜艇的那场戏,镜头的( de)调度我认为是影片最佳( jiā),镜头大中小景别丝滑切( qiè)换,从伊森面对北冷海巨( jù)浪的怒吼,到下潜至深海( hǎi)钢铁棺材的死寂核潜艇( tǐng),伊森再次刷新了他挑战( zhàn)更为人类难以触及的恐( kǒng)惧。
这场伊森深海独角戏( xì),更让观众沉浸的跟随他( tā)的视角,和他共处一个幽( yōu)闭且恐怖的无人深海环( huán)境,伊森面对是自然力量( liàng)所带了的无限压迫感,同( tóng)时也感觉致敬了卡神的( de)《深渊》。
第三幕的趴飞机戏( xì)码,成为影片的高潮,结合( hé)蒙太奇交错剪辑,完成了( le)多方位倒数时刻的感官( guān)刺激,虽然我们都清楚伊( yī)森和他的团队,总能想到( dào)办法。
但影片还是很好抓( zhuā)住任务中出现的变量和( hé)差错,进而撕开更强的戏( xì)剧张力,为动作戏份制造( zào)更多的紧张感。
这里稍微( wēi)剧透提一提,空中伊森速( sù)度为动,机房严阵以待为( wèi)静,依靠影片剪辑功力,动( dòng)接静,静接动,再切到全世( shì)界倒计时人性的心理考( kǎo)验,从而实现了从视听直( zhí)爽效果,到心态绷紧的全( quán)方位观影体验,真的直呼( hū)过瘾。
如此的震撼观感,和( hé)阿汤哥一贯的实拍坚持( chí),也是分不开的。
地球人都( dōu)知道,《碟中谍》系列最大的( de)卖点就在于阿汤哥的实( shí)拍,不管多难都需要用实( shí)拍来完成不可能的拍摄( shè)任务。
前面聊到7和8在剧本( běn)上更贴合谍战片黄金时( shí)期的老派风格,而在镜头( tóu)语言和拍摄上,其实也同( tóng)样是对于电影工业老传( chuán)统手艺香火的延伸。
在如( rú)今CGI工业越来越成熟,甚至( zhì)AI都要开始生成视听组合( hé)的今天,实拍所呈现的经( jīng)典老派做法,不夸张的说( shuō),已经快要成为绝唱。
从第( dì)7部选择蒸汽火车,第8部选( xuǎn)择的老式的螺旋桨飞机( jī)对决就能看出,导演麦奎( kuí)里更想用更为复古和守( shǒu)旧的方式,去致敬也好,去( qù)传承也罢,让这个系列重( zhòng)回经典老派谍战片的荣( róng)光。
麦奎里想通过第7和8部( bù)的《碟中谍》,在谍战片的传( chuán)奇列位中占有一席之地( dì),而实拍所带来的边际效( xiào)应,往往可能是最经得起( qǐ)时间考验的,或许十年后( hòu),甚至20-50年后再去看,7和8部都( dōu)经得住时间沉淀。
不光是( shì)7和8,这个系列从实拍开始( shǐ),就是坚守在实拍流派的( de)经典中让人敬畏,而遗憾( hàn)的是,实拍流派终将会走( zǒu)向息影和落幕,我觉得这( zhè)是注定的,想到这不免让( ràng)人惋惜,也更显得碟中谍( dié)8和这个系列的可贵。
这并( bìng)非是《碟中谍8》所能改变的( de),不管从阿汤哥的年龄,亦( yì)或是如今电影语境,观众( zhòng)观影心态来看,这个系列( liè)似乎会随着时间不得不( bù)向观众说再见,或者转向( xiàng)不同的方向,从7和8的口碑( bēi)和讨论的褒贬不一就能( néng)感受到,这算是这个系列( liè)或一个电影时代的告别( bié)吧。
聊到这,就不得不聊到( dào)我觉得影片可以做得更( gèng)好的地方了。
这其实并非( fēi)缺点,而是影片表达出的( de)野心能否实现,或者在麦( mài)奎里和阿汤哥制作出56如( rú)此成功的碟中谍后,则需( xū)要为这个系列定制出更( gèng)高阶,更深度,更大的危机( jī)事件出来,同时也置入了( le)更多导演的野心,承载了( le)更多观众的期待。
这就造( zào)成了一个后果,那就需要( yào)更大的故事体量,更多的( de)电影时长,去控制更多的( de)复杂剧情组合和叙事节( jié)奏,这样的挑战,难免会出( chū)现力不从心。
看过影片的( de)观众应该能很明显感受( shòu)到,《碟中谍8》3小时的时长,前( qián)面一个多小时里,都还在( zài)为对抗AI这条主A线在铺垫( diàn),或许就如前面所说,导演( yǎn)想要还原经典谍战片传( chuán)统的技法,选择特别古早( zǎo)的方式,也就是文戏talk。
这种( zhǒng)做法相当冒险,个人觉得( dé)除了希区柯克能很好驾( jià)驭,其他导演都相当难把( bǎ)控,就连第一部最接近传( chuán)统技法谍战片的导演布( bù)莱恩德帕尔玛,都不敢玩( wán)得这么大胆,他还是会选( xuǎn)择不少的预演画面丰富( fù)对话。
因为这种大量的talk戏( xì),编剧在台词撰写的功力( lì)要很厉害才行,很遗憾的( de)是,影片前半段的文戏,在( zài)A线的因果危机世界观构( gòu)建上,挺考验观众的耐心( xīn)的,语速快不说,台词充斥( chì)着相当多的高概念词汇( huì),以及过往不同事件的引( yǐn)入,这对于没看过前作,甚( shèn)至不熟悉该系列的小白( bái)观众,相当不友好。
或许主( zhǔ)创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diǎn),于是更“变本加厉”,用解释( shì)性台词,去解释和扩充了( le)各种专业术语,动机,以及( jí)用台词来推动剧情,这是( shì)很偷懒的方式呀。
打个比( bǐ)喻,我在睡觉前对我老婆( pó)说,我明天要8点起床,要去( qù)看《碟中谍8》的电影。
然后我( wǒ)老婆接着补充说:我知道( dào)你的意思,你指的是作为( wèi)《碟中谍7》的紧密续作《碟中( zhōng)谍8》,片长为3小时,电影9点开( kāi)场,按照我们家到影院,你( nǐ)需要换乘2个地铁线,所以( yǐ)你需要早上8点起床,否则( zé)将会赶不上电影开始。
影( yǐng)片的解释性台词,在前半( bàn)段又不少,难道就不能稍( shāo)微通过道具,或表演,或镜( jìng)头技巧,去融入进剧情里( lǐ)吗?
再来就是碟中谍系列( liè)的招牌讲述任务戏份,此( cǐ)前基本都是在讲述的时( shí)候,画面会进行一场场的( de)模拟呈现,让观众心里有( yǒu)个预知,同时也能在视听( tīng)效果上得到丰富。
但这一( yī)部,基本就是不断切正反( fǎn)打来进行对话戏,来交代( dài)任务细节,只有寥寥贴了( le)几个预演任务的画面。
所( suǒ)以你看,构建危机世界观( guān),talk,解释性对话,talk,执行任务前( qián)的会议,talk。
于是乎,影片在用( yòng)talk为主的重复堆叠下,才慢( màn)慢进入到影片真正的任( rèn)务戏份正轨中去。
当然对( duì)于我来说,就如前面我所( suǒ)提到的,我理解导演想要( yào)打造传统谍战片手法的( de)叙事方式,所以这些talk我不( bù)会觉得枯燥,只是觉得比( bǐ)如解释性台词可以少一( yī)些,再精简会让叙事节奏( zòu)更高效。
再来就是对于碟( dié)中谍系列招牌面具的呈( chéng)现,这一部算是做得最差( chà)的了吧,几乎一笔带过,真( zhēn)的很惊讶于作为收官之( zhī)作的《碟中谍8》,怎么会如此( cǐ)马虎对待经典面具的展( zhǎn)示。
然后就是每次出任务( wù)的机制设定上,影片也偷( tōu)懒的选择了简单直接的( de)倒计时方式,有效,但不高( gāo)明。影片中不少的大危机( jī)小危机,都明着去恰时间( jiān),虽然这是谍战片一贯的( de)经典手法,但这一部用得( dé)真的有点频繁了。
甚至还( hái)直接就是炸弹倒计时,还( hái)不止一次,都快要成拆弹( dàn)专家了。倒计时设定的重( zhòng)复使用,让《碟中谍8》少了像( xiàng)《碟中谍4》那样的伪装,也少( shǎo)了《碟中谍5》歌剧院多方搅( jiǎo)局的谜团,
又或者是《碟中( zhōng)谍6》那样的抓内鬼反转等( děng)。
但好在,影片的动作戏份( fèn)本身,还是拥有绝对魅力( lì)的。
还有就是作为谍战片( piàn)类型的《碟中谍8》,为了服务( wù)于AI对于未来的推演,从而( ér)降低了影片谍战片该有( yǒu)的悬疑感,如果说第7部还( hái)有那官僚的部长,和基特( tè)里奇作为最后的悬疑,那( nà)么第8部就没有什么可以( yǐ)剩下的了。
《碟中谍8》对于剧( jù)情的推进逻辑,是先有了( le)答案,然后在答案的基础( chǔ)上凹造出中间复杂的剧( jù)情链。
这个剧本撰写逻辑( jí)是没有错,但问题是在于( yú)AI作为反派所产生的副作( zuò)用,也就是AI事先会告诉观( guān)众未来模糊的结局,从而( ér)再次削弱了答案的悬疑( yí)感。
在这一点第7部反而我( wǒ)觉得比第8部处理得要好( hǎo)一些,比如第7部AI就借着盖( gài)布瑞尔说出,两个女人要( yào)死一个,是伊尔莎还是格( gé)蕾丝,从而以此来带出悬( xuán)疑感。
聊到伊尔莎,没错这( zhè)估计也是第7和8部最为遗( yí)憾的地方,第7部伊尔莎的( de)离去,虽然影片已经在剧( jù)情上做了铺垫,但依然显( xiǎn)得突兀。
这也不能怪编剧( jù)和导演,这是场外因素导( dǎo)致的,伊尔莎的演员丽贝( bèi)卡就是个超级大忙人,做( zuò)制片又做演员,同时接着( zhe)好几部戏,《沙丘3》就已经够( gòu)她忙的了,所以丽贝卡亲( qīn)自提出,不想在碟中谍系( xì)列继续饰演戏份占比不( bù)多的伊尔莎。
这才导致了( le)伊尔莎的杀青,或许也正( zhèng)因为如此,第7部加入进了( le)格蕾丝,然后第8部多加了( le)螳螂女,不管是格蕾丝还( hái)是螳螂女,她们都是顶替( tì)掉伊尔莎和白寡妇的空( kōng)缺。
好!拉回来一些,以上《碟( dié)中谍8》都只是在和系列自( zì)身的作品在做横向切磋( cuō),不管怎样《碟中谍8》还是为( wèi)我带来了久违震撼和感( gǎn)动的观影体验。
或许伊森( sēn)最后并不是庆祝一场胜( shèng)利,而是对于谍战片的挽( wǎn)歌。《碟中谍8》不仅是系列压( yā)轴之作,更像是传统动作( zuò)电影工业巅峰的镜子,带( dài)着古典电影的节奏、实拍( pāi)物理的信仰。
而作为系列( liè)目前的阶段性最终章,我( wǒ)想要说的是,去珍惜这部( bù)实拍流派带给你的真实( shí)感受,感谢阿汤哥!